“正义先锋”先进集体
——立案庭
近年来,立案庭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牢固树立“抓前端、治未病”工作理念,大力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司法为民诉讼服务水平,先后荣获“全省诉讼服务示范先进集体”“全市‘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先进集体”“全市法院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工作表现突出集体”等称号。2024年第四季度,共委派各调解组织诉前调解案件6751件,结案5717件,调解成功2517件,调解成功率44.03%;速裁团队共指导参与诉前调解成功1377件,出具“诉前调确”“诉前调书”共1016件,审结各类民初案件1363件,圆满完成全年攻坚结案任务。
一、坚持党委领导,
积极参与建立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机制
依托党委领导,全力推进区、街道两级矛盾纠纷调解中心规范化建设;每月向政法委报送矛盾纠纷化解情况,通过信息共用、数据共享,有效提升了司法服务的前瞻性和针对性。持续做好万人成讼率数据分析、通报工作,今年以来,通报万人成讼率数据12期,调动街道社区参与纠纷化解工作积极性,以小数据撬动协同治理大效能。持续推进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全覆盖,积极吸纳基层调解组织入驻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定期开展社区座谈会、企业走访等普法宣传活动,以生动、通俗的方式宣传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
二、聚焦重点行业,
精准对接群众多领域纠纷化解需求
加强与行政机关、人民调解组织、各类行业性调解组织的无缝对接和诉调联动。相继召开物业服务领域、道路交通领域、劳动人事争议领域府院联动推进会,就完善物业服务、道交、劳动人事争议领域纠纷联动化解机制达成共识。设立物业调解工作室、爱心助残调解室,均入选“城阳区改革创新亮点及成效展示”。全市首家区物业管理商会调解委员会驻城阳法院调解工作室,诉前成功化解物业纠纷案件1250件,调解成功率达45.10%,为物业公司解决业主欠缴物业费用890万余元,有力预防化解业主与物业公司之间的矛盾纠纷,推动物业纠纷前端预防和化解;全市首家城阳区人民调解委员会驻城阳法院爱心助残调解室,免费为残疾人提供专业化的释法说理与诉前调解服务,调解室成立以来,在诉前成功化解纠纷39起,央视《今日说法》栏目对经验做法予以宣传报道。同时,报送的《爱心助残显温情多元解纷谱新篇》案例获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优秀案例评选二等奖。第四季度,多项工作获得上级肯定,我院被省高院评为“有爱无碍”诉讼服务文明岗法院,“诉前调解+公证”案例入选青岛中院多元解纷典型案例,并在人民法院报刊登。
三、不断扩大解纷“朋友圈”,探索建立
公益性调解与市场化调解并行的调解模式
邀请十家调解组织安排调解人员统一入驻诉讼服务中心,探索建立公益性调解与市场化调解并行的调解模式,实行入驻人员规范化管理,统一确定调解组织收费标准,明确优胜劣汰机制,每月召开小结会通报诉前调解案件情况,提升诉前调解成功率。
四、强化一站诉服,
实现司法效能最大化
全面推进智慧诉讼服务建设,择优引进六家律所参与诉讼服务工作,指导当事人网上立案,提供法律咨询。畅通涉军、涉农、涉营商环境以及老弱病残特殊群体等诉讼服务绿色通道,为当事人提供肩并肩帮办式服务,助力优化法治营商环境。
“正义先锋”先进集体
——民一庭
2024年第四季度,结案压力空前巨大,各项任务接踵而至,民一庭跟随院党组发起的冲锋号角,锚定办案目标,咬紧牙关不放松,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正义先锋”精神为旗帜,向年初立下的责任状发起最后攻坚,先计后战,务期必成,将旧的一年收好尾,为新的一岁开好头。
一、端正司法理念,稳扎稳打办案
时值年关,案件当事人对于所涉诉讼能画上圆满句号的期盼愈发强烈,案结事了比任何灵丹妙药更能平复当事人的忧心忡忡与忐忑不安,面对他们对公正审判的翘首以盼,民一庭干警以高效定分止争为目标,提升审判管理,办案法官充分发挥自我管理作用,由团队长根据分案、结案态势,灵活分工,统筹安排,及时纠正偏差,各尽其责、各展其能,争分夺秒结案。2024年第4季度共审结民事案件1155件,占全年审结案件的37%,无超审限和18个月以上无法定事由长期未结案件。以实质性化解纠纷作为审判的目标导向,努力做到纠纷到我为止,既为其解事结,也为其解心结,以调解方式结案282件,调解率高达24%。审结案件中,建设工程合同类案件351件(其中包含装饰装饰合同纠纷案件59件),劳动争议类案件236件,房屋买卖、预售、预约、销售合同纠纷案件42件,房屋租赁案件17件,四类案件占比56%,兜牢国计民生之根本,筑牢人民安乐之基石。
二、立足发展大局,赋能基层治理
2024年第四季度,民一庭聚焦劳动争议处理、市场主体信息登记、公租房租赁等社会治理领域难点热点问题开展专题调研,并围绕上述议题发出司法3篇建议。11月7日,向青岛环湾置业有限公司发出《关于加强公租房使用、管理、腾退规范化的司法建议书》,建议建立健全公租房项目管理制度,严格依法依规履行合同,多措并举提高公租房的保障功能。11月11日,向城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城阳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发出《关于推进市场主体登记信息规范化的司法建议书》,建议强化监管职能,完善审查程序;确定法律文书送达地址,夯实信用监管基础。11月15日,向城阳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发出《关于加强裁审衔接、完善仲裁受理机制、提升仲裁前置公信力的司法建议书》,建议严格依法确定仲裁受案范围,完善仲裁受理机制;提高仲裁裁决书释法说理水平,提升仲裁前置公信力;加强裁审衔接,不断提升解纷质效。靶向治病,把脉开方,以“小切口”书写社会治理“大文章”,上述司法建议均获得相关部门积极反馈。
三、积极延伸职能,优化营商环境
锚定“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目标,内挖潜力,凝聚外力,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创新局面。通过深化服务对接,庭室干警发挥互助配对的服务效能,作为驻站法官深度融入“一商会一法官”工作,帮助解决企业经营过程中遇到的法律难题,依法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12月11日,刘蕾、吴杨波法官前往上马街道商会、山东省内蒙古商会,与商会副会长、理事等就法院与企业的良性互动方式交换意见,并下沉部分商会企业了解具体经营情况,解答企业合同相关的法律问题,就如何妥善化解涉企纠纷给出合理建议。12月30日,纪仁峰法官前往惜福镇商会,与商会会员面对面交流,针对对方提出的合同履行、劳动争议等问题,为其提供实用法律建议和专业指导,提高企业家们的法律风险意识,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正义先锋”先进集体
——执行局
2024年,城阳法院执行局以“创优跃升年”为抓手,深入打造“接地气、有温度”新时代人民法院。无论面对“大案”、“小案”均一视同仁,团结协作,持续推动执行工作提质增效。2024年第四季度,执行局新收首执案件1387件,同比上升50.43%,结案2809件,同比上升46.68%,实际执行到位金额2.8亿元。实现网络拍卖127次,标的物交接41次,成交5526.81万元,协助征税1105.69万元。发布失信名单1人次,发布限制消费名单1662例。第四季度执恢案件共结案400件,执行到位金额1.39亿元。
持续开展“蓝色风暴”冬暖专项凌晨执行系列行动,守护民生福祉。第四季度共计开展凌晨突击集中执行行动4次,并邀请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参与全程监督执行。共出动警车62辆次,干警211人次,依法拘传53人,实施司法拘留13人,执结案件34件,执行到位金额91.34万元,有力打击了被执行人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行为。
一、提升涉企案件质效,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深入推进“护航营商环境,打造亲清岛城”涉企案件专项执行行动,远赴四川、湖北、浙江、辽宁等地异地执行60余人次,通过异地拘留、异地扣押等措施,常态化开展“护航行动”,共执行完毕涉民营、中小微企业案件3376件,执行到位金额6.41亿元,助力企业缓解压力、稳工稳产。开通涉企执行企业绿色通道,综合运用查、冻、扣多种手段助力企业稳产复工。
二、探索“执前督促+和解”新机制,
推动“执源治理”迈上新台阶
多措并举亮剑“执行难”,成立执前调解小组,推动人民调解员参与主持执行和解工作,避免矛盾纠纷发展至“强制执行”层级。丰富自动履行正向激励措施,完善诚信执行保障机制,通过出具“自动履行证明书”“诚信履行名单”,鼓励被执行人主动履行生效裁判,执行局执源治理模式受到上级法院多次肯定。
三、加强府院联动,
以“加法”联动实现“乘法”效应
制定《区级层面府院联动首批工作任务建议清单》,充分发挥府院联动机制作用,与职能部门通力配合、统筹协作,全力破解“执行难”,推动案件执结出清。共同营造诚信法治的社会氛围,区委主要领导先后两次给予肯定性批示。通过上下协同、府院联动方式,推动辖区城市更新、城市建设。
四、高效推进“终本清仓”,
动真碰硬化解执行“历史包袱”
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全国法院执行系统开展“终本清仓”专项行动的通知》,全力推进全市法院系统“蓝色风暴”系列之“终本清仓”专项行动,秉持“小案事不小、小案不小办”理念,成功化解多起积案,促成矛盾和解,推进执行工作见阳光、见真诚、见民心。
五、交叉执行聚合力,
积极响应破难题
2024年执行局交叉执行工作成效显著,多次被上级法院肯定,共执结上级法院指令执行案件145件,到位标的3048.85万元,执行局被评为交叉执行先进集体。执行局承办的申请执行人青岛某民间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与被执行人田某某等增资纠纷案例入选最高人民法院第一批交叉执行先进典型案例,成功收储国有土地38亩,兑现胜诉权益2500余万元。该案系市北、崂山、城阳三地政法系统交叉,从指定执行到顺利处置仅用38天,执行到位率达100%,真正实现了政治、法律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正义先锋”先进集体
——民二庭
2024年第四季度,民二庭狠抓执法办案,将严格公正、文明司法不折不扣落实到每一起案件办理、每一项创新举措中,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第四季度民二庭新收案件864件,结案980件,法官人均结案98件,上诉率12.72%,一审改判率1.436%,申诉申请再审率0.102%,调解率24.90%,审限内结案率86.02%,平均办案天数106.30天。
一、积极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联合城阳区营商环境建设中心在区人才协同创新赋能中心、天安科创城、均和云谷产业园、万象云谷产业园授牌设立全市首批优化营商环境巡回审判工作站。以巡回审判工作为抓手,常态化开展送法入企、诉前调解及法律风险提示等工作,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张红健、民二庭副庭长毛晓磊前往园区开展“法律问诊、护航发展”惠企服务活动。与区工商联联手建立一商会一法官工作机制,每个员额法官联系对接一个驻城阳商会,发挥商会与辖区企业和企业家的协调沟通优势,对商会会员内的纠纷、不同商会之间的纠纷由商会进行诉前调解,充分用好社会力量化解矛盾纠纷,持续推进从企业内部发掘力量推进案件诉源治理。以商会为平台加强普法宣传,规范企业经营行为。
二、府院联动推进破产审判
构建完善“党委领导+法院主导+府院联动+N”一盘棋破产审判综合工作格局,多点发力,多方合力,有效解决税款交纳、资产处置、社会稳定等问题,助推企业破产处置进入“快车道”,为破产案件高质高效审理、管理人依法履职提供制度保障。
三、深入调研推动涉外审判
全年受理涉外商事案件15件,涉港案件2件、涉澳案件2件、涉台案件4件,审结涉外案件6件,涉港案件2件,涉台案件6件。与区台办、港澳办进行协调,拟定了《关于建立涉台港澳民商事纠纷联处工作机制的实施方案》,探索涉外审判新路径。
四、积极参与推进司法宣传
开展法治宣传,助推平安法治校园建设,滕艳、丁晓法官分别到城阳区书雨学校、城阳区实验第三小学开展普法宣讲活动,提升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依托日常审判挖掘精品案例,纪展尚法官耐心细致的解决了一起因员工调岗引发的劳动争议案件,刘书波法官为小微企业排忧解难,当事人送来锦旗表示感谢;依托司法建议,充分发挥审判职能,滕艳法官发出《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确认申请人送达地址的司法建议书》,为推进一线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设发挥司法助力。(山东省青岛市城阳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