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山东济宁任城区司法局:多元文韵 绘就“河韵仁矫”新枫景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法院 > » 正文

山东平度市司法局行政执法监督利剑出击 规范涉企执法蝶变提升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山东法制传媒网:(石晓丹)2024年是提升行政执法质量的关键之年,山东省平度市“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五项行动”入选全省2024年度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重点项目,“一把手”亲自部署、顶格推进,以点带面提高基层法治建设水平,聚焦体制机制改革,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健全行政裁量基准,从强化行政执法监督这个“小切口”入手,横向协同、纵向联动,着力推进便民利企,推动营商环境更清朗、再优化。
 
  一、创新执法监督制度赋能执法“以新提质”
 
  (一)健全政治监督制度,织密联合监督“防护网”。法治环境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营商环境的优劣,为提高市场主体和群众满意度,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市纪委监委联合司法局对全市涉企行政执法单位的执法质量进行政治监督,印发了《关于以强有力的政治监督提升行政执法质量的工作方案》,聚焦行政执法领域企业反映强烈、群众反映集中的影响和破坏营商环境行为,以提升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为目标强化行政执法监督问责,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二)完善社会监督制度,组建“特邀+专业”监督队。印发《平度市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工作规则(试行)》,构建起市级主导、司法所参与、镇街配合的全方位、全流程行政执法协调两级联动监督体系,全市40名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按镇街划分为17个组,与对向联系企业建立联络制度,开展专项行政执法监督活动,“沉浸式”收集涉企一手执法类问题线索,真正将问题发现在基层一线、解决在萌芽状态。今年以来,参与执法监督40余次,建言献策30余条。
 
  (三)健全群众监督制度,搭建政民互动“连心桥”。完善行政执法监督信息线索汇集统筹机制,印发《关于建立行政执法监督与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平读心声”工作联动机制的指导意见》,建立高效对接联动机制,推动执法监督靠前一步拓展“监督源”,对行政执法类群众诉求进行分析研判、分类处置、跟进监督,针对当事人提出的执法监督建议,做好记录,督促办理,及时反馈。今年以来,共研判处理涉企执法监督类群众诉求30条,涉及涉及公安、市场监管、综合执法等领域。
 
  二、创新执法监督方式解码执法“与时俱进”
 
  (一)落实不罚轻罚“核心点”,“执法+人情”宽严相济。梳理形成我市“不罚轻罚”清单,配套制定了实施方案,推行督导检查、管理台账、责任追究等制度,对扶持壮大市场主体、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2024年以来,共累计办理“不罚”“轻罚”案件113件,惠及市场主体113家,减免
 
  罚款金额1723.562万元。各行政执法单位通过落实清单,持续提升执法精准化水平,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打造开放透明、健康有序、活力迸发的市场环境。平度市某眼睫毛厂在未获得ISO 9000管理体系认证的情况下,在其阿里巴巴平台店铺公司信息中宣传其具有ISO 9000管理体系认证,构成虚假宣传的违法行为。鉴于当事人是初次违法,未造成危害后果,且在限期内改正,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依法作出不予处罚的决定,免除了市场主体20万元罚款。
 
  (二)创新监督模式“融合点”,“政治+司法”协同发力。组建由市纪委监委、行政执法单位、基层司法所所长、特邀执法监督员专项检查组,创新“清单式”督查方式,围绕6项监督重点,分类建立问题台账目录,采取“专责+专业”的模式,对市公安局、市应急局、市综合执法局等13个涉企重点行政执法单位的执法质量进行检查监督并将问题线索梳理归档,纳入整改清单挂单销号,以“发现问题—督促整改—跟踪问效”模式实现闭环管理,坚决清除阻碍提升执法质量的“绊脚石”。此次专项活动共发出《执法监督意见书》13份,发现执法不规范、执法队伍建设不到位、机制不健全等问题60余条,督促各行政执法单位建章立制20余件。
 
  (三)强化科技护航“驱动点”,“技防+人防”发挥优势。通过“科技设备+执法”方式,有效避免了基层执法跑断腿,更能通过分析违法地点、违法企业实现防患于未然,“云计算+无人机”
 
  拍摄组合给执法工作赋能,通过智慧执法系统采集动态数据开展分析,实现“非现场”高效执法,对治理水平高、守法意识强的企业给予正向激励措施,降低现场检查频次,落实差异化监管,做到无事不扰。市应急管理局执法人员通过“智慧安监危化系统”巡查发现,平度某公司位储存仓库正在进行烟花爆竹搬运作业,执法人员立即对该作业现场进行现场核查,确认该公司韩某等8名人员均未经应急部门组织的烟花爆竹安全作业人员培训并取得烟花爆竹储存作业的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
 
  三、创新执法监督保障,优化执法“转型升级”。
 
  (一)强化执法队伍建设,打造执法“主力军”。提升行政执法人员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是提高行政执法质量的关键,平度市全面加强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把好“入口关”,严格把控新增行政执法人员输入质量,落实执法人员考试培训制度,促进执法人员队伍更加成熟化、素质化。针对案卷评查、行政复议、行政诉讼领域开展全方位讲解培训,通过模拟演练、网络授课、异地交流等多种形式,切实提升行政执法人员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综合执法局、市场监管局等重点执法单位制定岗位大练兵计划,积极开展“沉浸式培训”“以案说法”等活动,在全市形成“争先锋强执法”的良好氛围。
 
  (二)转变行政执法理念,激发执法“新动能”。创新采用“服务式执法”方式,围绕行政执法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维度,面向各类市场经营主体,建立系统性、全过程的行政合规服务和指
 
  导机制,送“单”进企、上门体检,引导企业排查风险、合规经营,彰显行政执法温度。市场监管局贯彻“普法走在执法前”的工作理念,开展“送法进企业”暖企活动,逐户走访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展法律法规宣讲培训,指出企业易“踩雷”的地方,并向企业发放《承诺书》,对房地产广告必须注明的内容和不得宣传的内容进行明确,确保发布的广告导向正确、内容规范合法。
 
  (三)全面开展法治督察,找准监督“着力点”。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督察调研,广泛采取听取工作汇报、现场核查材料、组织专题考试、案件评查等多种形式,坚持在监督中找准靶心、提升发现问题的“精度”和“准度”,将行政执法能力建设作为法治督察的一项重要内容,全面掌握各被督察单位的涉企行政执法检查、执法队伍建设等情况。同时,坚持“自查+抽查”模式,列出具体详细的目录清单、查漏补缺、督促被督察单位主动整改“共性”问题,实现未督先改、以督促改。2021年以来,每年都抽取部分市直单位和镇街进行实地督察,在三年时间内实现了对我市27个政府工作部门和17个镇街法治督察全覆盖。(山东省平度市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