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山东济宁任城区司法局:多元文韵 绘就“河韵仁矫”新枫景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法院 > » 正文

山东利津县法学会开创法学会高质量法治服务新局面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山东法制传媒网:(胡连连)近年来,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法学会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法学会部署要求,围绕服务党委政府工作大局,以“选好‘首席’、建好站点”为根本,夯实基层法学会工作基础,不断开创利津县法学会高质量法治服务新局面。
 
  选好首席建强服务队伍
 
  2023年3月,利津县法学会遵循“三坚持”“三首”“三跨”原则,细化政治素养、专业知识、实践经验、道德操守四项指标,按照单位推荐(自荐)、集中审查、审核公示等流程环节,分两批在执法、司法、律师等领域选聘11名具有良好道德修养、职业操守和社会责任感,具备丰富法学理论功底和司法实践经验,在行业有公信力和影响力的一线法律实务工作者,组建“法安利津德润民心”首席法律咨询专家队伍。
 
  2023年以来,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充分发挥权威优势、学术优势、专业优势,围绕“四个重大”开展工作,参与办理案件15件,化解重大信访积案2件,牵头出台县政府重大决策事项5项,参与出台县政府规范性文件4件,参与重大项目稳定风险评估27个。
 
  “利津县法学会选优配强首席法律咨询专家队伍,聚焦党委政府最关心、人民群众最关切的问题,在助决策、防风险、调矛盾、化积案上集中发力,为县委县政府献计献策,帮群众解决‘急难愁盼’,以高水平法律服务助力利津高质量发展。”利津县委政法委副书记董永生说。
 
  建好站点搭建活动平台
 
  利津县法学会认真贯彻《中国法学会关于加强基层服务站点建设的工作指引》,高标准推进基层服务站点建设。2023年以来,依托“会员之家”建立县级法学会服务站5处,8个乡镇(街道)依托综治中心(镇域治理中心)实现服务站点全覆盖,在“临河蜜”“黄河口滩羊”等4个产业园设立企业服务点,按照一个阵地、一支队伍、一套制度、一本台账、一批成果的“五个一”标准,进行服务站点规范化建设,统一规范门牌,流程制度上墙。
 
  为提升基层服务站工作水平,利津县法学会制定《利津县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考评办法》,建立健全工作例会、信息报告、人员管理和监督评价制度,细化职责任务,规范工作流程,让法治服务有所依,推动法学会基层服务站规范高效运行。
 
  基层服务站实行“首席+”工作模式,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和法学会会员入驻各服务站点,整合吸收政法干警、律师、矛盾调解员、网格员等一切可用法治力量组建服务队伍,专家定期坐班,会员轮流值班,采取“坐诊+巡诊”的方式,开展法律咨询、普法宣传、法律培训等多形式法律服务。
 
  做好服务助力法治建设
 
  利津县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坚持把服务发展大局、服务基层群众作为工作切入点,广覆盖开展法治宣传,“零距离”提供法律咨询,用法治手段推动解决基层社会治理难点,提升基层法治服务水平,助力法治利津建设。
 
  依托基层服务站点,利津县法学会打造特色法治教育阵地,县检察院服务站打造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县司法局服务站建设黄河观澜园“宪法•民法典”广场,利津派出所服务站建立反诈反邪禁毒一条街,8个乡镇(街道)建设法治文化广场,村级普法橱窗实现全覆盖,通过生动案例、漫画故事等方式,开展“直观化”“启发式”普法。此外,利津县法学会常态化开展“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各基层服务站广泛开展线下活动的同时,依托微信公众号和网格普法微信群,定期推送民法典、反有组织犯罪法等法律法规的典型案例、动漫视频,利用19处“黄河口云法庭”开展“法律夜校”活动,讲述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取得良好的法治宣传效果。聚焦群众、企业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各服务站组织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和会员开展法治“六进”活动,进行针对性普法宣传,提供“面对面”咨询服务。
 
  下一步,利津县法学会将继续扎实推进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建设,充分发挥首席法律咨询专家作用,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法律服务需求,更好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更好服务政法工作现代化,为利津县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法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