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山东济宁任城区司法局:多元文韵 绘就“河韵仁矫”新枫景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法院 > » 正文

山东聊城茌平区司法局社区矫正注入“文化基因”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山东法制传媒网:针对社区矫正对象法治素养偏低、家国情怀缺失等情况,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司法局为社区矫正工作注入“文化基因”,以法治文化明规矩、以优秀传统文化润心田、以红色文化铸情怀,有力提升了社区矫正工作效果。

  一是法治文化明规矩。在茌平看守所建立社区矫正警示教育基地,组织全区社区矫正对象分批次走进“高墙”内,在对比中感悟“自由”的可贵。建立一处法治文化教育基地、两处法治书屋,设立社区矫正对象学习“红黑榜”,每季度揭榜、晒成绩单。建立了AR体验室,“沉浸式”感受监狱、醉驾、戒毒场景,打好预防针。编制了专门针对社区矫正对象的“以案释法”读本,定期开展案例普法活动,有效激发了社区矫正对象的学习兴趣。今年以来,仅普法案例学习心得撰写300余篇,“沉浸式”体验500余人次,借阅法治书籍1000余册。

  二是传统文化润心田。每周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参加“书香茌平”晨读会,在静心朗读古书典籍中涤荡思想、净化心灵。现已开展社区矫正对象晨读会16期,累计参加人数1000余人次,集聚起社区矫正对象向上向善的正能量。每季度邀请国学专家为全区社区矫正对象进行专题宣讲,点燃社区矫正对象内心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感。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参加“非遗剪纸”培训班,在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中感受非遗魅力,传承传统文化优秀基因。

  三是红色文化铸情怀。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到徐河口红色文化展览馆“体验式”参观学习,缅怀革命先烈,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清明节到区烈士陵园参加祭扫活动,通过公益劳动提醒社区矫正对象弘扬先烈的崇高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利用国庆节、建军节、建党节等时间节点,组织社区矫正对象观看《长津湖》《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等红色电影,培养感恩之心、爱国之情和责任之心。(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