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张小雪)“趁着苗博会人多热闹,我们把普法摊位摆进去,让大家一边逛博览会,一边还能学到法律知识。”为加强民法典学习宣传,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护航绿化苗木产业高质量发展,5月11日,来自惠民县法院各个庭室的5名干警带着精心准备的普法宣传资料,在第十一届黄河三角洲(滨州·惠民)绿化苗木博览会苗博会中支起了一个“普法小摊”。
活动现场,“普法摊位”上整整齐齐摆放着提前定制的“关于买卖合同的常见7个法律要点问题”“民法典十问十答”“刑法小知识”等宣传手册,还有精心为群众准备的“防杨柳絮”口罩。
小摊前不时有人驻足,或领上一份普法手册,或咨询一些遇到的法律问题,或与干警们聊上两句。
“欠我钱的人家里没钱,法院能管吗?”
“咱们法院很好,我的那个案子就是法院给解决的……”
“法律是得学一学,我拿回家看一看。”
普法干警们向会场群众发放各类宣传资料,普及涉林相关政策法规、与苗木交易息息相关的买卖合同注意事项等法律知识,同时热情解答群众在苗木交易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摊位上认真普法的5名干警,是惠民县法院全体干警积极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通过在诉前、诉中、诉后各个时间节点,主动将司法办案和优化营商环境相结合,惠民县法院为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按下了“加速键”。
诉前“治未病”,聚焦群众法治需求,精准开展各种普法活动,组织法官常态化走访企业、深入社区,通过“面对面”交流提供“订单式”司法服务。精准对接行政机关、人民调解组织、行业调解组织等部门,全流程开展线上线下调解,力促涉企纠纷通过非诉讼方式高效化解。今年以来,共诉前化解涉企纠纷157件。
诉中“治已病”,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妥善审结合同类纠纷案件806件,依法审慎认定合同效力,强化对守约者诚信行为的保护力度,提高违法违约成本,切实维护公平自由市场秩序。深化涉企案件繁简分流,加大简易程序和小额诉讼程序适用力度,打造涉企案件“快车道”。截至日前,99.7%的涉企案件适用简易程序办理,平均办案天数仅29.6天。构建“府院联动”工作格局,深化“执破融合”机制,更好地实现市场主体“挽救”或“出清”,努力让破产案件办理达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诉后“防再病”,坚持善意文明执行,灵活运用“放水养鱼”“活封活扣”等执行方式,最大限度降低强制执行对企业生产经营的负面影响。做好判后答疑工作,及时为涉企案件当事人答疑解惑,对企业如何防范经营风险和诉讼风险等问题提出法律建议。抓实司法建议工作,聚焦涉企矛盾多发、高发的案件或类案,及时准确向相关企业、单位等发送司法建议,变“事后化解”为“提前预防”。
“法治是最通行的营商语言、最长久的营商生态。”惠民县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永峰说,“下一步,我们将持续聚焦法治化营商环境,不断提升我院审判工作能力和司法服务水平,让法治成为营商环境的‘最硬内核’,为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惠民县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