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山东济宁任城区司法局:多元文韵 绘就“河韵仁矫”新枫景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法院 > » 正文

山东枣庄市市中区纵深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用法治绘就幸福底色

  ——山东枣庄市市中区纵深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山东法制传媒网:(蔡亮)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近年来,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以法治之力筑发展之基,统筹推进法治市中、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为现代化强区建设筑牢坚实法治保障。2022年1月,区委依法治区办被评为“山东省法治政府建设先进集体”。

  凝聚法治思维合力。充分发挥党委政府在推进法治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将法治建设纳入全区及各镇街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并将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纳入年终述职内容。2023年,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和区政府常务会议会前学法4次、法治讲座5次,汇聚了法治建设强大工作合力。建立健全党政一体法律顾问制度,成立区委区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工作保障小组,常态化列席区政府常务会议,对事项重大、风险较高、关系复杂的涉法事务,全过程跟踪、全领域参与、全环节把关,审查有关优化营商环境、促进高质量发展文件9件,审查招商引资项目合同协议120余件,出具法律意见600余条。全面实施“八五”普法规划,采取“一查二议三评”的方式,在全区50余个部门开展“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活动,推动普法责任制落实落细。强化行政复议案件监督纠错力度,推动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履行率100%。

  “减证便民”持续深化。严格落实“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工作,公布涉及公安、民政、医疗保障等14个区直部门242项证明事项实施清单,办理证明事项告知承诺17770件次,切实做到了“清单之外无证明”。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推动高频事项“全省通办”“跨省通办”,与27省101市开展跨省通办合作,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1294项,审批时限平均减少超过97%。落实25个行政执法领域361项“不罚、轻罚”清单,惠及市场主体1.2万个,今年以来,全区不予处罚案件94件,减轻处罚案件48件,不罚、减轻处罚金额123万元。

  行政执法规范提升。印发《规范优化行政执法服务当前重点经济工作的十条指导意见》和《规范行政执法检查工作的六条措施》,在全市首创建立行政执法监督员和行政执法监督企业联系点制度,特邀10名社会各界人士担任行政执法监督员,并确定10家企业为行政执法监督联系点,打通行政执法监督“神经末梢”。录制《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规范指引》纪录片,形成“教科书式”执法模板。抓住涉企执法备案“一码监督”小切口,创新开发“亲清e码”智慧监督平台,充分借助数字科技手段把监督探头延伸到执法现场,通过全要素全过程的监督促进行政权力规范透明运行。

  法律服务提质增效。始终聚焦高标准定位,精心打造法治政府建设品牌亮点。探索建立“一庭两所”“快警务+快调解+快处理”的联调机制,实现80%以上的矛盾纠纷当日结案,复杂疑难纠纷一周内结案。建立健全调解前置程序,推行“多元解纷+速裁”的“快处理”模式,诉前化解案件1500余件。建立“服务中小微企业发展中心”,组建专业服务团队,常态化开展民营企业“法治体检”活动,走访企业140家,为企业免费审查合同1900余份,排查化解涉企矛盾纠纷160件,办理涉企诉讼案件84件。创新建立金融消费纠纷调解委员会,构建了金融纠纷“行业调解+人民调解+公证调解”多元共治“生态圈”,化解涉招商引资、金融借贷等纠纷1065件、涉案标的4.4亿元。该经验做法在全省金融纠纷多元化解观摩调研活动中被重点推介。持续推进“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不断拓宽法律援助覆盖面,积极开展“美好生活•法典相伴”“乡村振兴•法治同行”“一月一主题”等普法宣传活动,将专业的法律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天高海阔,劲风满帆。推动法治政府建设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市中区将提振精神、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奋发作为,不断提升法治政府建设水平,奋力谱写市中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