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2022年以来,山东省枣庄市以优异成绩成功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建成全省首个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综合指挥中心,“枣治理·一网办”社会治理平台入选“2022年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智慧治理创新案例”,全市“雪亮工程”顺利通过国家评估验收,《枣庄市网格化服务管理条例》正式出台,铁路护路联防、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经验做法在第七次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创新研讨班作重点交流发言,建成全国首个集红色研学、安全文化、法规宣传、科普知识等于一体的铁路教育基地……取得的这些成绩,是全市政法干警忠诚履职、勇于担当、团结协作、奋勇争先推进平安枣庄、法治枣庄建设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枣庄市政法系统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统筹做好战疫情、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各项工作,有力提升了全市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推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树牢底线意识,维护全市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6月4日晚,枣庄市公安机关“平安夏日”打击整治行动启动仪式在市中区光明广场举行。仪式现场,各条战线民警整装列阵、斗志昂扬,各类防暴处突车辆整齐排列、蓄势待发,随着一声令下,现场警灯闪烁、马达轰鸣,民警辅警迅速登车、编队出发,奔赴巡逻防控、打击整治第一线。
枣庄市聚力严打整治,组织开展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雷霆打击·利剑护航”等专项行动,掀起了打防管治强大攻势。健全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在全市划定“1、3、5分钟”快速处置区域33个,布建便民警务站63个,建成智慧安防小区394个、平安类社会组织56个、警保联控队伍219支、技防村2370个。全面实施“生态警务”,建立“生态警长”机制,纵深推进“昆仑”专项行动,今年5月,央视《今日说法》栏目深入报道解读了我市公安机关侦破的“3。14”非法狩猎案,有力增强了全民生态法治观念。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办理涉养老诈骗案件358起,打掉犯罪团伙37个,抓获犯罪嫌疑人768名,涉案金额8490万元。持续推进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破案攻坚,建立市、区(市)、派出所、网格四级预警劝阻机制,保持对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高压严打态势,发案数和损失数实现“双下降”。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行动,高质量推进《枣庄市烟花爆竹燃放管理条例》立法,督促整改危爆物品安全隐患360个、公共区域涉险隐患378个、校园内部安全隐患351处。
发挥职能作用,护航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
5月15——16日,《枣庄日报》连续两天专版刊发全市政法机关护航强工兴产、助力工业倍增,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具体举措,有力展示了全市政法机关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能力。
近年来,市委政法委统筹全市政法机关,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制定出台服务“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三年攻坚突破行动、服务保障山亭产业突破、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等多项意见措施。出台《枣庄市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和一般违法行为减轻行政处罚事项清单》,调整优化并持续落实397项行政处罚“免罚、轻罚”清单,全市不罚、轻罚案件1760余件,惠及市场主体2万余个。成立市涉企案件研究中心,积极开展案件评查,组织法学法律专家积极为涉企案件化解和企业决策发展提供政策依据和法律支撑,累计开展涉企法律服务16次。推动建立企业和企业家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民营经济发展中遇到的法治问题37个,依法有效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建立首席法律专家咨询制度,设立首席法律专家工作站6个,搭建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库,吸纳法学专家、律师等60余人,实现市县法律咨询专家全覆盖。创新建立“专业+特色”法律服务团队模式,组建中小微企业律师服务团17个,为百余家企业提供法治体检。部署开展“执行铁拳”专项行动,2022年集中开展执行行动6次,执行案件1027件。探索建立的“内部融合、行刑联动、检企共建”知识产权保护新模式被评为全省检察机关“做实平等保护、优化营商环境”典型事例。
夯实基层基础,实现社会治理能力持续提升
社会治理是社会建设的重大任务,关乎民生福祉,关乎社会稳定,是一项打基础、促发展、保稳定的长期系统工程。枣庄市聚焦提高市域社会治理能力,深入推进“枣治理·一网办”社会治理提升工程,建成全省首个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综合指挥中心,打造一体化综合指挥平台,汇聚各类信息系统60余个,人口、法人、电子证照等基础数据2。9亿条。深入“雪亮工程”系统化建设应用,创新实施“枣治理·一网办”数字治理实验,整合“智慧城管”平台,推进“雪亮工程+AI”智慧大网格平台建设,在公共安全、公共管理、公共服务三大领域初步实现异常情况智能预警、关键问题智慧决策、重大事件协同处置。积极推进网格化立法,《枣庄市网格化服务管理条例》于今年3月1日正式实施,配套出台《<枣庄市网格化服务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对全市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作出明确规定,提供根本遵循。创新实施专业化“大网格”体系建设,成立由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印发《关于构建全市专业化“大网格”体系的实施方案》,打造了集组织架构、队伍打造、要素集成、运行机制、保障措施“五位一体”共17条具体措施的体系架构。扎实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开展2022年度“梳网清格”暨“三亮一访”工作活动,全市重新划分网格6143个,建设网格居民群5500余个,入群居民113万人,6700余名网格化工作人员下载激活政务微信客户端,日使用活跃率保持90%以上,全市网格运行质效持续提升。今年以来,全市网格员共巡查走访370。7万次,上报处置各类网格事件255。9万件,办结率达98。21%。
强化工作统筹,推动各类矛盾纠纷妥善化解
“以为我们的案子至少得两三个月才能判下来,没想到张法官用十来天的时间就帮我们解决了,真是又意外又高兴!”近日,枣庄中院行政庭充分利用行政争议审前和解机制,高效化解了两起房屋搬迁补偿安置纠纷。
枣庄市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制定印发《关于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全市“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建设的意见》等制度文件,在市、区(市)、镇街三级全部建立实体化运行的“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设立专门调解室,配备专兼职调解员,村(社区)设立调解工作室或调解工作站。市直各责任部门结合任务分工和岗位职能,制定出台诉前调解、公调对接、检调对接、访调对接、行调对接等近50项相关意见和办法,法院、司法行政部门分别建立诉调对接中心、人民调解指导中心和行政调解指导中心,建成了以调解为基础,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信访、仲裁、群团组织“六位一体”的多元化解体系。建立全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信息系统平台,积极推行“互联网+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新模式,为矛盾纠纷及时有效处置提供了便捷高效的信息化支撑。同时配强调解队伍,组建市级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专家库,选聘调解专家173名;成立医患纠纷、道路交通事故纠纷、劳动纠纷等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55个,规范建立“特色调解工作室”60个;全市72个户籍派出所全部建有“公调对接”调处室,配备调解员220余名;全市各级法院均成立诉前调解中心,将60%的民事审判力量向“前端”发力赋能调解。我市探索建立的“固本浚源、非诉靠前、联调联动”金融非诉调解“枣庄模式”,2022年案件受理数量、调解成功数量均居全省第一。去年以来,全市各级矛调中心共受理各类矛盾纠纷8。2万余件,化解成功率达98。7%。
健全制度机制,构建平安枣庄建设立体格局
平安建设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抓好平安建设是各级政法机关服务大局、服务民生的重要切入点和落脚点。枣庄市始终压实平安建设工作责任,制定出台全省首个平安建设领导责任制规范性文件《枣庄市平安建设领导责任制实施细则》,在全市实施平安建设“细胞工程”常态化开展平安创建活动,累计开展平安创建现场宣传活动1315次,发放宣传资料70余万册(份),张贴悬挂宣传海报、横幅7万余幅,发送公益短信1700余万条,各级平安创建覆盖率达100%。深入开展平安建设领域“五类风险”排查整治,排查各类风险2386件,截至目前已全部化解。深入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建成社会心理服务机构7个、镇街心理辅导室65个、配备专兼职心理服务人员1560余人,圆满完成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国家试点工作,枣庄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经验做法被省委办公厅《今日信息》刊发,并在第七次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创新研讨班上作经验交流。持续深化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综合服务,建立了“五位一体”“全时动态”“全网覆盖”服务管理体系。全面推进铁路护路联防工作,组织开展全市铁路沿线治安环境集中整治专项行动,清除铁路沿线安全隐患122件,滕州市建成了全国首个集红色研学、安全文化、法规宣传、科普知识等于一体的铁路教育基地,中央政法委《长安》杂志刊发经验做法。大力发展见义勇为事业,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见义勇为宣传工作的意见》,对2022年度全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群体)34人进行集中表彰,今年7月3日,中央政法委发布了2023年第二季度见义勇为勇士榜,滕州市1人入选。(山东滕州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