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山东临沂市召开行政复议案件质量评查会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法院 > » 正文

山东威海环翠区法院以司法品牌建设助力区域营商环境优化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司法护航百商荟“翠”
  ——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法院以司法品牌建设助力区域营商环境优化
 
  山东法制传媒网:“法院上门给我们送政策、提建议,去年办理我们案子的法官也很有责任心,非常感谢你们!”3月10日,某智能装备公司负责人向前来走访的环翠区法院法官表示。
 
  近年来,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法院立足辖区经济发展大局,以常态化走访服务为切入点,精准定位辖区企业发展中的常见问题和法律风险,采取针对性司法服务和保障措施,助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打造出“百商荟‘翠’”司法服务新品牌,为“大抓经济、勇争一流”提供高质量司法服务。
 
  有事必应畅通法企联络
 
  “我们在公司发展中经常遇到法律问题,非常需要专业人员的解答和帮助。”某新材料公司负责人向前来走访的法官表示。今年3月起,环翠区法院由院领导带队,对辖区73家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企业开展新一轮走访调研,上门把脉问需、对症开方,助力企业预防处理经济纠纷和经营风险。在实地问需答疑后,法官和企业负责人建立了联络关系,企业后续如果遇到矛盾纠纷或法律风险,都可以联系法官获得法律支持。
 
  为助力企业健康发展,环翠区法院还建立了涉企案件分析研判机制,连续两年开展企业涉诉情况专题调研活动,分析企业涉诉态势、查找企业涉诉根源,从用工管理、合同签署等方面向涉诉企业提供法律指导110余条次。
 
  在提供个性化法律服务基础上,一系列“普惠型”服务措施也先后出台。2022年以来,环翠区法院开展全周期服务企业改革,围绕助企复工复产、“大抓经济”等方面出台服务措施39条,全方位为企业纾困解忧;在微信公众平台开设专栏,定期推送惠企政策和典型案例,助力企业依法规范经营;引导企业适用互联网诉讼服务平台,随案发放互联网庭审操作“明白纸”,努力让企业解纷应诉“一次都不用跑”;加强立案、审判、执行各环节衔接,畅通涉企案件办理绿色通道,推动78%的商事纠纷在30日内快速办理,让企业诉讼维权省力更省心。
 
  以法为盾保护创新业态
 
  作为威海市中心城区,环翠区集聚了大量金融机构落户,绿色金融、数字金融等新业态不断涌现,金融市场蓬勃发展的同时,纠纷和风险也随之而来。
 
  聚焦金融业发展需求,环翠区法院先行先试,挂牌成立全省首家金融案件跨域集中管辖审判庭,建立金融纠纷一体化办理团队,形成“立-审-执”无缝衔接的闭环办理机制;优化金融案件“智审优服”模式,在全省率先探索应用金融云庭智审平台及区块链存证验证技术,通过科技赋能,有效提高了金融审判专业化、智能化水平。截至目前,共审结各类金融纠纷4351件,涉案金额22.3亿元。
 
  纠纷的被动处理远非目的,如何从源头治理纠纷、防范风险已经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课题。针对线上信贷等新业务发展过程中暴露的产品缺陷和管理盲区,环翠区法院多次向金融监管部门发出司法建议,对20余家金融机构进行针对性风险提示,为金融市场的规范发展筑牢司法“盾牌”;创建“三联三优”金融纠纷预防处理机制,开展“肖法官走金融”系列走访服务活动,结合审判实践召开金融司法协作恳谈会,通过金融与司法的“双向互动”为金融机构提建议、除隐患,凝聚金融风险防治合力。
 
  下一步,环翠区法院将进一步完善“融翠”绿色金融司法服务体系,建立金融案例测试机制,为金融业产品创新和绿色转型升级注入更加强劲的司法内核。
 
  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需要的不仅仅是司法保护,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法治引领也尤为重要。被称为“中国钓具之都”的威海有3000多家钓具网商店铺,年网络零售额达70亿元。产业协奏曲高歌猛进的同时,零散的“杂音”悄然出现:钓具产业知识产权纠纷呈现抬头趋势,一些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者明显缺乏知识产权意识,因网店经营中涉嫌侵权被诉。
 
  “对此,我们在办案时,有意识地给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者‘补课’,结合典型案例示范引导,在此基础上开展诉前调解和专业化审判,效果很好。大部分被告认识到侵权事实后,能够立即停止侵权并作出赔偿。”负责审理知识产权案件的环翠区法院张村法庭庭长介绍。
 
  2022年以来,环翠区法院组建知识产权速裁、专审团队,深化知识产权审判“三合一”机制,加大对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和原始创新成果的保护力度,依法落实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积极引导市场主体规范经营和依法维权,共化解各类知产纠纷672件,其中超过50%的案件当场履行,既高效维护了知识产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也有力规范了市场秩序,推动了法治化、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刚柔并济兑现企业权益
 
  生效法律文书的兑现,承载着市场主体对于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期盼,被称为权益实现的“最后一公里”。要畅通这“最后一公里”,需要司法服务“刚柔并济”。
 
  去年以来,环翠区法院巩固执行长效机制,推进“立-审-执”全流程衔接配合,深化与公积金、不动产、交警等部门联动协作,开展涉小微企业、涉金融等专项执行行动12次,拘传拘留被执行人90人次,“失信”“限高”6805人次,发放执行款7.4亿元,以“真金白银”的方式实现了当事人胜诉权益的刚性兑现。
 
  与“刚”相比,“柔”更需要智慧与勇气。在两家企业的一起合同纠纷中,申请执行人申请对被执行人的银行存款及其他财产进行保全,标的额达1000余万元。一旦巨额资金被冻结,将严重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可能导致被执行人失去盈利能力,最终无法偿还债务。为避免双方陷入“双输”境地,环翠区法院积极协调,最终以保全被执行人名下的不动产代替冻结银行账户资金,为企业经营留存了宝贵的流动资金。
 
  企业经营不易,不应因为一次纠纷承担过于长远的负面影响。在涉企纠纷执行中,环翠区法院尽可能采取活封、分割查封、置换查封等执行方式,审慎冻结企业基本账户;对于经过执行已经履行生效法律文书义务的企业,进一步完善守信激励和信用修复制度,及时恢复企业信用,帮助市场主体回归经营正轨。(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