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监督有力度行政执法有温度
——山东枣庄市中区打造多维行政执法监督模式
山东法制传媒网:近年来,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注重强化行政执法监督职能,聚焦行政执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法治工作的新期待新要求,用高质量的法治保障高质量的发展。
一、突出制度建设,“建章立制”规范执法
坚持“一次清理”明职责,清理公布行政执法主体,严控行政执法权力行使。坚持“一张清单”理职权,梳理部门权责事项,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坚持“一个平台”促监管,用好行政处罚与行政强制权力网络运行系统,构建行政执法监督“互联网+监督”体系。建立了行政执法裁量基准、行政执法案卷管理、行政执法考核与监督、行政执法统计年报等制度。目前,市中区各行政执法部门均制定了三项制度实施细则、音视频设备的使用管理规定,配备了法制审核人员,用制度的网,保证行政权力清单规范高效运行。公安部门建立了专门的视音频管理系统,实现了当事人、执法人员权利的双向保障。区交通运输、区应急管理等7个部门统一了本部门(本系统)行政执法文书格式,实现线上线下案件规范管理。
二、健全监督机制,“对标对表”规范执法
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将全面推行“三项制度”纳入全区依法治区委员会工作重点和经济社会发展考核指标,组织召开委员会执法协调小组会议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推进会议,印发《“三项制度”实施方案》,明确“三项制度”推进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借助山东省执法人员监管平台,加强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资格管理,依托“法治教育网”,全区800多人次行政执法人员,实现了无纸化培训考试模式;专项培训提升执法能力,先后开展行政执法领域贯彻执行民法典学习活动、法治业务能力提升和新修订《行政处罚法》专题培训,编制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施行通用指引》等执法工具书。引导执法部门开展“教导式执法”“说理式执法”,通过涉企案卷评查、“伴随式”执法监督、重点执法领域督导等多种方式强化监督,给行政执法戴上“紧箍”,划下“标准线”。
三、包容审慎监管,“宽严相济”规范执法
为持续推进“减证便民”,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编制证明事项告知承诺清单及工作指南,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从制度层面解决群众和企业办事难、办事慢等问题,切实减轻群众证明负担;依法及时调整23个主要执法部门的行政执法自由裁量基准,持续推进落实“不罚、轻罚”清单机制,清单涵盖发展改革等25个行政执法领域361项违法行为事项,通过“有温度的执法”,为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和新业态、创新型企业提供宽松的制度环境,避免执法简单化、“一刀切”。近年来,各执法部门已累计适用清单作出不罚、轻罚案件80余件。
四、主动开门纳谏,“对症下药”规范执法
市中区在全市属首创建立行政执法社会监督制度,面向社会公开选聘10名行政执法监督员,建立10家行政执法监督企业联系点,通过邀请执法监督员参加行政执法案卷评查、跟踪督导重点领域行政执法检查、深入执法监督企业联系点调研座谈等多种形式,成功搭建起执法监督的桥梁,打通行政执法监督“神经末梢”。通过开展行政执法环境问卷调查等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广开言路、倾听民意,扎扎实实“对症下药”维护企业、群众合法权益,提升优化了执法环境。(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