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点定位 争先强基 法德并举 多方联动
——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典型材料
山东法制传媒网:(谢红云)依法治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县(市、区)一级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中承上启下的关键层面,是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有效载体,开展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是一个地方增强软实力、提升竞争力的现实需要,也是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提升全社会法治素养的必要举措。
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是济宁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济宁市组群城市核心区,总面积65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7.5599万人,下辖2个镇,13个街道和一个省级经济经济开发区。任城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地处鲁西南平原,京杭大运河中段,夏为有仍,周封任国,素称“风姓古国,运河之滨,有仁之城”;元明清三代最高治运、司运机构都曾设在此处,有“中国运河之都”的美誉。悠久的历史,良好的人文环境,为任城区法治县(市、区)的创建提供了先天的土壤。
近年来,任城区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和省市有关法治建设的决策部署,以提升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为目标,完善体制机制,夯实基层基础,先后荣获“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全省‘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区”、“全省‘国家宪法日、宪法宣传周暨山东省法治宣传教育月’主题宣传活动先进区”等荣誉称号。
【做法成效】任城区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区进程,着力构建全方位、多渠道、立体化的创建工作格局,全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的氛围蔚然成风,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不断提高。
高点定位,压实责任。区委、区政府转发了《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开展“法治任城”创建活动的意见》和《“法治任城”创建工作标准和考评细则》,及时召开了创建“法治任城”暨深化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动员大会,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创建“法治任城”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落实牵头部门负责制,设立专门办事机构,有专职人员、专项经费和办公场所。区属各部门各单位都建立了相应组织。配备专职工作人员,明确工作职责,健全工作制度。多次召开牵头部门碰头会,就法治创建活动的具体问题、关键环节,责任分工、工作任务、目标要求进行反复座谈讨论。常年组织人员深入乡村、社区、学校、厂企等基层单位开展调查研究,培树并按照创建标准建成法治创建示范点。加强督查考核,建立健全工作考核激励机制,充分发挥考核激励机制作用,大力培树标杆,奖励先进,持续激发法治创建活力。
突出重点,争先强基。一是围绕重点工作,法治夯实基础。充分发挥法治宣传教育在法治任城、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深化“服务大局普法行”活动,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乡村振兴”、文明城市创建等相关的法治宣传活动。推动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打造无证明城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放管服改革全面提速,市县同权、一窗受理、一业一证等改革措施落地显效,“15分钟政务服务圈”初步形成。实施“不罚清单”“轻罚清单”, 对5221项首次违法和轻微违法行为事项不予处罚,免罚金额达33.37万元。实施证明事项清单管理和告知承诺制,统一编制公布254项任城区告知承诺制证明事项,涉及11个部门,共清理证明事项134件,保留93件,取消41件,清理结果已经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开。二是突出重点内容,整体协调推进。突出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扎实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十进”活动,通过多种形式,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入脑入心、走深走实。持续推进宪法学习宣传教育,开展“宪法十进”活动,加强国旗法、国徽法、国歌法等宪法相关法的学习宣传,组织开展“12?4”国家宪法日、“宪法进驿站”、宪法宣誓、中小学校“升国旗 唱国歌 宣誓宪法誓词”、宪法晨读等活动。《宪法修正案》通过后,将《宪法修正案》读本发放至全区各有关部门,并投放至汽车站、火车站等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供过往人员阅读,强化全社会宪法意识和依法办事观念。组建民法典宣讲团,举行民法典宣传启动仪式,深入开展“民法典十进”“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活动。编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民法典与生活同行》等读本5.3万余册,向全社会发放。开办“法官说典”栏目,用生动案例诠释民法典。深入宣传与国家、省、市、区重大战略实施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扎实推进党内法规、地方性法规学习宣传,促进学习宣传常态化、制度化。三是突出重点群体,分类精准施策。把领导干部学法用法作为普法的重中之重,进一步落实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出台了《关于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制度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健全和落实了领导干部法治讲座、会前学法等制度。每年组织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考试,始终保持高参考率。建立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成立政府法律顾问人才库。注重发挥区委党校主阵地作用,把法治教育列入干部轮训教学大纲。抓好青少年法治教育,在学校普遍设立法治宣传栏、普法长廊,营造了良好的学法守法氛围。在充分发挥法治教育课和专题法治讲座主渠道作用的基础上,组织普法讲师团成员到学校开展法治宣传活动,组织开展法律知识竞赛、模拟法庭、“文明交通行”等法治实践活动,有力提升广大师生的法治素养。全区98所学校法治辅导员和法治副校长实现全覆盖。开展创建以来,共开展送法进校园740场次,充分调动了广大青少年学生学法守法用法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为平安和谐校园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持续推进社区居民、农村群众、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普法教育,深入开展“法律十进”,创新性开展“宪法进驿站”、“点单式”“互动式”普法等活动,共开展送法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单位、进军营、进景区、进商户、进宗教场所等宣传教育活动2100余场次,制作并发放普法教材3万余册、宣传资料18万余份、普法T恤衫4000余件、普法购物袋、围裙等15000个,解答法律咨询2万余人次。四是突出重要节点,工作常抓不懈。以我区每年的科技文化教育“三下乡”活动和镇街每年的二月古会为契机,在“三八”国际妇女节、“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国家安全日、安全生产月、学生开学日、宪法日等时间节点,组织普法志愿者和讲师团成员开展集中宣传咨询活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和法律服务联系卡、接待群众咨询等方式,满足群众对法律知识的需求。
法德并举,强化品牌。大力倡树法治文化品牌,实施法治文化“四大工程”。一是实施法治文化阵地拓展工程。按照主题鲜明、因地制宜、注重特色的原则,加强法治主题公园、法治文化广场等法治文化设施的建设力度。全区高标准建成法治文化广场9个、法治文化长廊和法律书屋613个。创建省级“双示范基地”4个、市级70个,省级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4个、市级7个。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全区共建成国家级、省级、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分别为2个、11个、288个。培养农村“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980人。二是实施任城法治文艺精品建设工程,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组织创作一批反映时代精神、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文化精品,公益广告《让法治为中国梦护航》在全省首届“平安山东”微电影微视频微动漫比赛暨“法治山东”电视公益广告大赛中荣获二等奖。举办“任城区十佳普法志愿者”评选活动,大力宣传法治建设先进典型,充分运用榜样的力量推动全社会弘扬宪法精神,增强法治文化的感召力。三是实施法治文化活动惠民工程。组织普法文艺宣传团、青少年法治教育宣讲团、普法讲师团等普法团体开展法治文艺演出活动,普及法律知识。近年赴基层进行普法文艺演出130场次以上,受教育群众达2.6余万人,法治文化的感染力和渗透力不断增强。四是实施法治文化媒体传播工程。开设《法治任城》电视栏目,以贴近群众的方式进行析法说理、以案释法。深化“云普法”、“数字普法”建设,组织各部门单位充分运用微信、抖音、钉钉等新媒体,播放普法动漫、普法图片、普法新闻等,使法治宣传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同步同行。
多方联动,汇聚合力。全面推进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一是建立健全领导和工作机构,明确具体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成立了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定期召开协调小组会议。明确40个责任部门单位的5项共性普法任务及136项个性普法清单,使普法由司法行政部门“独唱”变成各部门“合唱”。二是完善相关制度,强化机制保障。出台了《关于“七五”普法期间落实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实施方案》,明确普法任务和工作要求,建立健全公开报备、工作台账、工作会议、报告总结、评价通报五项工作制度。三是进一步落实以案释法制度,法院、检察院、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结合执法、司法、法律服务案件,广泛开展以案说法、以案释法活动,立足自身职责职能,及时总结,汇编案例上报。2021年在《法治任城》栏目中增设《爱心说法》专栏,采用“案情深度报道+专家点评”的节目形式,实现法治与人们生产生活的“零距离”。四是充分发挥评估检查的推动作用,对责任制部门普法工作开展情况、工作成效进行综合评估,加强结果运用,形成普法合力,确保普法工作有声有色、有力有效开展。(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