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山东临沂市召开行政复议案件质量评查会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法院 > » 正文

山东省禹城市坚持高起点,立足高质效 打好公共法律服务“组合拳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山东法制传媒网:(贾迎迎)近年来,山东省禹城市司法局充分整合各类法律服务资源,围绕公共法律服务“全覆盖、全业务、全时空”的要求,加强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热线、网络三台融合,推进“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公共法律服务业务“一门通办、一线通办、一网通办”。
 
  高位统筹,立体推进多元参与。一是加强统筹协调。建立统筹协调机制,明确各级政府、村居委会、相关部门在公共法律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中的职责,全面统筹提高公共法律服务质量和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两个工作大局。争取财政、人力资源、公安机关、法院、检察院、信访等部门支持和配合,整合服务资源,强化组织建设,增强服务实效。二是坚持多元参与。推进落实把各乡镇街公共法律服务建设情况纳入本级依法治市工作考核,政法部门、社会团体按照各自职责参与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采用政府购买服务与社会组织参与相结合,鼓励社会公益参与,激活群团组织力量,打造主体多元,有生机活力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
 
  高标保障,软硬设施齐抓共管。一是高标准建设三级平台,延伸服务触角。市级层面,建立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道路交通事故公共法律服务站;乡镇层面,依托11个乡镇(街道)建立公共法律服务站;村居层面,在较大村和社区建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高标准打造功能完备的市、乡、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为群众提供窗口化、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打造村、镇普法广场、公园法治微景观、宪法主体广场,群众对公共法律服务内容、方式和途径抬头能见;通过法律视频QQ、掌上法律微服务,法律诉求举手能及;在社区密集场所,村(社区)公开栏公示禹城司法微信公众号二维码,法律诉求扫码可得。二是广覆盖发掘专业人才,充实服务力量。为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工作长足发展,组建由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司法鉴定人员、调解员、仲裁员及法律服务志愿者等1100余人构成的公共法律服务专业队伍,充实到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缓解了基层专业人才不足的问题,筑牢公共法律服务基层网络。公共法律服务主体多元化,满足群众不同的法律服务需求,让群众可以就近享受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
 
  高质服务,广度深度同步推进。一是出台便民措施,深化“放管服”改革。法律援助以“书”代“证”,适用经济困难“承诺制”;对非实质性材料不全的申请人实行“容缺受理”;“法援在线综合管理平台”实现群众申请、网上受理、律师办理和监督管理全程网办。全面落实公证减证便民,落实公证事项证明材料清单制度、一次性告知制度,公证收费实现微信、支付宝支付功能;充分运用“公证云平台”,打造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公证服务模式。加大司法鉴定与法律援助的衔接,将司法鉴定纳入法律援助的范围。禹城仲裁办事处推行“调解+仲裁”化解劳动争议和经济纠纷新模式。二是发挥资源优势,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为全市894个村(社区)配备村居法律顾问,发挥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村居法律顾问作用,护航“法治乡村”建设和基层社会治理;组建法律服务团,组织律师到民营企业开展“法治体检”、鼓励律师参与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合同审查、出具法律意见等,为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全方位法律服务。三是强化职能融合,打造集约化非诉纠纷解决机制。与法院联合打造“诉调直通车”,推进司法确认工作,增强非诉纠纷协议强制执行效力;在各司法所打造品牌调解室,将法律咨询、纠纷化解、法治宣传教育等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成立道路交通事故、婚姻家庭、医患纠纷、信访纠纷等行业领域调委会8个,基本形成“组织强、队伍专、业务精”的专业性调解格局。公共法律服务打造“一体多元”纠纷平台,开展“非诉调解先行、法律服务跟进、法律援助兜底、诉讼定纷止争”的“闭环”服务模式。
 
  高效治理,监督评估提质增效。加强对公共法律队伍的监督管理,建立严格工作制度和奖惩机制。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坚持“三步走”工作法:一是加强工作宣传,公共法律服务内容向群众报告;二是加强工作调研,公共法律服务方式听群众意见;三是加强工作监督,公共法律服务成效请群众评议。通过“三步走”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提升公共法律服务社会公信力。探索引入第三方对公共法律服务开展情况及服务产品指标进行评估,科学评价公共法律服务成效,推进公共法律服务效能整体提升。(山东省禹城市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