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张鑫)“感谢你们,路这么远,这么难走,你们还愿意跑一趟,实在是麻烦你们了”。办理完公证,今年已102岁高龄的孙老太,坚持把两名公证人员送到门口。
前两天,根据预约,一名韩姓当事人到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公共法律服务大厅公证窗口办理继承公证,希望继承其已故丈夫名下的一笔存款。经审核,公证员发现本该一同到场的死者母亲孙某未到场,于是像韩某询问有关情况。韩某面露难色,并希望公证处能够不经孙某前来为其出具公证书。公证员耐心解释孙某必须到场的原因和相关的法律规定,韩某才将孙某年事以高、行动不便的情况如实告知。
公证员当即向当事人讲解了公证便民服务措施,打消了当事人的顾虑。经进一步沟通了解,现年102岁的孙某意识清醒,完全有能力对是否继承遗产作出表示,于是当即决定上门为老人服务,并驱车20公里抵达老人的家。公证员经与老人交流,发现老人思路清晰,耳目清楚,对家里的情况侃侃而谈,对儿子的去世,也早已看开。公证人员将继承权公证的权利义务仔细地讲述给她听,确认老人听明白后,公证员问老人对儿子的遗产要不要时,老人明确说“我这把年纪要钱还有啥用,我不要,都给其他人吧”,公证员又问道:“如果放弃遗产继承,你今后的生活可能会受影响,一定要考虑清楚再决定”。老人肯定地表示,晚辈们很孝顺,她考虑清楚了。公证员在充分倾听了老人的意愿,明确了她放弃继承儿子的遗产的意思后,依法为其办理了手续。
近年来,峄城公证处积极响应上级“放管服”改革要求,不断优化便民服务措施,通过精简办证流程、缩短出证时间、预约办证、上门服务、最多跑一次等一系列服务举措,为当事人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受到了当事人和普遍认可和好评。(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