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李静)今年以来,山东省济宁市任城人民法院紧扣服务保障法治营商环境工作主线,注重强化主动服务意识,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多措并举回应新时代人民群众司法需求,以高效公正优质便民司法服务,保障全区经济社会发展。
任城法院将营创法治营商环境作为法院司法工作服务经济发展的契合点和落脚点,成立由院党组书记、院长任组长,分管副院长任副组长,执行局、民二庭、审管办、办公室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优化营商环境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任城法院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实施方案》《任城法院优化营商环境评价迎评工作细则》,组织召开全院干警大会,对优化营商环境进行部署动员,营造了营创法治营商环境浓厚氛围。
任城法院把服务优化营商环境融入人民法院执法办案全过程,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坚持“快”、“准”、“严”的原则,依法、准确;建立健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注重通过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调解等多种途径调处纠纷,有效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加强执行工作力度,通过开展“凌晨行动”、“节日突击”等集中执行行动,发布失信名单、限制高消费、司法拘留、移送公安追究拒执罪等方式,提升执行工作质效,切实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今年以来,共受理案件20092件,结案17408,案件结收比86.64%。
强化便民举措,提升司法服务
任城法院认真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理念,继续升级优化诉讼服务功能,健全“两个一站式”服务,切实实现“最多跑一次”改革在司法领域的全覆盖;强化科技法庭建设,建成17处运用互联网开庭的法庭,充分运用网上立案、互联网庭审、网络送达等科技手段加大办案力度,确保疫情防控期间审判执行工作顺利开展。
2020年上半年,引导当事人在线立案10463件,互联网开庭143件,结案127件;启动智慧政法平台,推进刑事案件的网上流转、流程监督、协同配合;通过“平台”推送刑事案件343件,有效缩短“公检法司狱”政法各部门之间的时空距离,提升政法工作整体效能;设立执行和解中心,择优选派调解员和律师入驻中心,对登记立案前的民事执行案件,开展执行前和解工作,促进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义务,努力实现“案结事了人和”的良好法律效果。创新刑事审判方式,建立了远程审判庭、通过“专网光纤”与远程公诉室、远程提讯室联结,实现了被告人“多地羁押、同庭连线”功能和远程提审“1对N”模式。今年以来,通过“1对N”远程审判方式,共审结刑事案件48件。
延伸服务职能,精准服务企业
任城法院制定出台《关于为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切实增强司法服务的能动性;建立司法服务“绿色通道”机制,对涉商、涉企、涉金融、涉重大工程等案件,适用快立、快审、快执,依法保护企业合法权益;积极与辖区企业进行沟通联络,建立了企业联系名录,明确了联系方式,实现了法院-企业的定向联系;定期召开企业负责人座谈会、不定期到企业走访、在重点企业及重点项目设立“法官工作室”等方式,及时掌握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涉法问题,有针对性地做好司法服务和司法应对;开放诉讼服务大厅和审判庭,组织辖区人大代表、企业负责人和群众,来院参观、观摩庭审,实现近距离感受司法、理解司法、支持司法的良好效果。(山东省济宁市任城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