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杜兆寅 李荣新)2020年3月31日一份民间借贷的卷宗摆在了峄城区多元解纷调解委员会208室的案头,二位调解员在阅卷、分析、研判时,不免产生了种种疑惑。一是民间借款数额较大(179万人民币);二是借款时间短,从借出到催还仅10天时间,还要经过诉讼来解决?难道是有一些不法经营?难道是为财产转移?打擦边球,钻法律的空子,利用法院裁判来弄假成真,多种想象浮现在了二位调解员的脑海中,此纠纷可能不简单。
二位调解员认真分析研判后,决定该纠纷一定要谨慎。慎重再慎重。一定要了解清楚借款之间整体过程和具体细节,掌握实情,方可有的放矢的对症下药。怎么搞好这细剥葱,掌握实际情况呢?经研究后,于是采取了如下措施:一先不要约当事人双方同时来,先约申请人郑某某。在4月6日上午,郑某某来到208调解办公室,调解员询问到:“你和被申请人杨某某是什么关系?你借给他那么多钱有借据吗?是现金还是转账?”郑回答到:“是朋友都是老熟人,他说对方资金周转不开,临时一用,你看这是借条。是通过银行转账和微信转账分三次借给的。”“你有这些转账手续和清单吗?”“这需要银行再调取,现在没有带来。”接着问:“你是做什么生意的?”“我是于别人合法经营烟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枣庄分公司,具体业务不便详谈,有点商业秘密,就是接建筑设计这一块。”那好下次来时请带全你的所有证件及往来清单,约定好时间前来调解。二是在4月6日下午约来被申请人杨某某。调解员询问到:“从卷宗上看你借了这么郑某某179万元人民币是吗?你们是什么关系?你做什么生意需要那么多资金?”杨某某答到:“是的,是借了他的钱,给他写了借条,现在正凑钱两三天还他就是了。”“你们是什么关系?”“是朋友老熟人,跟我丈夫是老朋友,我丈夫搞建筑,我不做什么生意,借的钱怎么用不方便给你们说,反正还钱就是了。”
经过对双方当事人了解,借款基本是事实。但是双方都不愿细谈钱的用途。二位调解员依然隐隐感到还有一丝疑团未曾解开,怎么办?难道真的是财产转移吗?二位调解员凭着多年来积累下的经验,耐着性子再次与当事人电话沟通。当再次联系杨某某时,恰巧其丈夫也在身边,情绪较为激动,并说到,“你们不要问钱怎么花的,买房子,买车了,我们明天还他钱就是了,还是什么好朋友,这点小事还值得告到法院去?我丢不起这个人!还他就是了。”再与郑某某电话沟通时,他讲:“不是我急着要钱,我们都是好朋友,在借给他们钱后,买过房子,她儿子还又买了车。买车就买车吧,还要在网上晒,还给我儿子显摆,说是借我的钱买的,我儿子知道后就一直向我要钱,我生气才提起的诉讼。”郑某说,“你看,这是你们要的转账手续。”原来如此,经过细捋,确确实实是朋友间的拆借,从而消除了调解员们的心中疑惑。
于是在4月10日当事人双方,并且郑某某携同公司合伙人刘某某、杨某某携同丈夫孙某某一起来到多元解纷调解委员会208办公室,孙某某才说出借郑某某的钱,是给卖房子的另一个朋友用的,以此情况另一个朋友让利10余万元钱,所以不想朝外边讲的原因。郑某某又是因为儿子纠缠生气才向杨某某起诉要钱的。知道事情的原委后,两个老朋友不在相互生气,这一对父辈是朋友,子辈又是朋友的老相识,就因不经意的小插曲而产生误会,真相之后,冰释前嫌,握手言和。杨某某和丈夫孙某某即刻表示,10日就将所欠得179万元钱打到郑某账户上。在他们双方拿到调解委员会出具的民事调解书和法院出具的民事裁决书后,约定好饭店,再次来着两位两位调解员及指导法官去喝一杯,以表示感谢,你们老朋友相聚吧,调解员及法官婉言谢绝。(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