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山东临沂中院召开涉保险纠纷府院联动座谈会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法院 > » 正文

山东荣成法院:互联网+执行 让“查人找财难”渐行渐远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山东法制传媒网讯;(张阳阳)被执行人难找、被执行财产难寻……传统工作模式下,被执行人东躲西藏、转移财产,一心要与法官玩“躲猫猫”,法官疲于奔命却收效甚微。对此,荣成法院以“互联网+”思维为指导,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力度、最实的深度推进执行工作,有效回应和满足了群众的合理诉求,今年1-9月份,该院共收执行案3496件,结案2356件,结案率67.9%。
 
  数字体现的是直观变化,数字的背后,凝聚着荣成法院改革创新的勇气,更凝聚着执行干警敢于拼搏的心血和汗水。
 
  互联网+速度:财产查控一分钟全掌握
 
  “又查到了一个!”上午8点,在荣成法院执行局指挥中心内,查控人员老石兴奋地喊道,随即老石通过全国执行网络查控系统向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张江支行提起扣划申请,仅1分后即收到银行反馈,被执行人赵某8.3万元资金扣划到荣成法院执行账户。
 
  一键一分钟查封“老赖”资产,靠的是“总对总”网络执行查控系统。在此基础上,去年7月,荣成法院又开通了“点对点”网络查控系统,通过与房管局、国土局网络联接,实现对全市不动产网络查询功能的全覆盖。该系统于今年3月9日,接入最高法院“总对总”查控平台,从而实现对被执行人房产、土地查控网络与全国联网。至此,荣成法院已实现对银行存款、车辆、证券、股权、房地产等被执行人资产的网络化查控,执行查控模式驶入“快车道”。
 
  为确保系统应用达到预期目标,荣成法院配齐配强网络查控人员,抽调了4名执行人员设立1个网络查控小组,专司执行网络查控,形成以网络查控为核心的点状执行新模式,所有新收执行案件均通过“总对总”“点对总”网络查询是否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查控系统“查控一体”“反馈及时”“即查即控”的特点,大大减轻了传统执行模式中“被执行人难找、财产难查”的困扰。2017年以来,该院通过查控系统查询被执行人财产2000余人次,冻结存款1200余万元,查询不动产10余处、车辆200余辆。
 
  互联网+力度:失信惩戒不手软
 
  惩戒失信是根治执行难的一剂良药。
 
  “我愿意履行执行款。”日前,家住荣成崖头镇的宋某心急火燎地给荣成法院执行法官打来“求助”电话。唯一的要求,就是尽快把他的名字从广场大屏幕上撤下来。
 
  从几个月前的避而不见到如今的主动现身,促使宋某态度逆转的是失信惩戒机制在发力。
 
  为用好信用惩戒这把利刃,荣成法院早在2014年起,就主动将解决执行难问题纳入社会征信体系中系统推进,建立了“诉讼诚信工程”,并以审判资源为后盾,搭建起失信信息的采集平台,规定自然人不能证明其是五保人员、低保对象或明显没有履行能力的,法人或其他组织没有申报财产或者申报不实的,一律纳入最高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并统一录入荣成市征信管理系统,按照信用标准对社会法人和自然人进行“A、B、C、D”四级评定,分级采取奖惩措施。同时,还与发改局、文明办等25个部门联合签署了《关于对失信被执行人实施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从36个方面对失信被执行人开展联合惩戒。
 
  此外,荣成法院还积极通过线上线下多种途径加大对失信被执行人的曝光力度。除利用最高法院的发布平台、定期向社会征信系统联动部门通报外,还积极参加全市信用“红黑名单”发布会,通过“中国荣成”微信公众号发布的“老赖”名单及“突击抓老赖”活动视频,当日点击量即达到2万余人次,在全市所有单位发布的微信信息中位居第二,在社会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舆论氛围。
 
  截至2017年9月,先后将9691人信息录入市征信系统,1184人纳入最高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200余人通过官方微信、广场大屏幕、居民区公告栏进行曝光,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拒执罪案件47人,7人已被追究刑事责任,130人慑于压力主动履行义务,到位标的260余万元。
 
  互联网+深度:联手阿里巴巴定位失联“老赖”
 
  女子阎某离婚后,法院判决其儿子由前夫孙某抚养,阎某应向孙某支付儿子医疗费1万元,且每月支付抚养费1500元。但判决生效后,阎某拒不履行做母亲的职责,不但拒不支付孩子医疗费,而且东躲西藏,其名下银行存款也仅是支付宝账户的几十元钱存款,令执行一度陷入困局。
 
  “彻查,孩子的抚养费岂能泡汤!”荣成法院对漠视抚养权的行为,坚持零容忍,将该案作为重点案件执行。考虑到阎某比较年轻,对淘宝等网上购物依赖性相对较高,而注册账户必须要实名制,并留下联系方式及收货地址。
 
  带着一丝希望,荣成法院安排专人赶往阿里巴巴集团旗下淘宝网,第一个查询的就是“老赖”阎某。在淘宝公司的协助下,法官顺利查找到阎某支付宝绑定的银行账户、预留电话及网购送达地址等信息,并通过这些信息顺藤摸瓜找到阎某本人。在法官的不懈努力下,阎某委托家属送来执行款2.7万元,案件得以执结。此案开创了荣成市人民法院通过查询网购信息查获失联被执行人的先河,也成为威海法院巧用网购信息找到失联被执行人的第一案。
 
  通过此案,荣成法院与阿里巴巴集团也建立起网络执行查控长效对接机制。今后,该院不需再派人上门办理手续,仅需通过EMS快递邮寄材料的方式,即可完成对被执行人支付宝账户的查封、扣划。对于被执行人的联系方式、收货地址及交易明细等情况,阿里巴巴集团旗下淘宝网将以光盘形式邮寄给荣成市人民法院。截至目前,荣成法院先后邮寄查询失联被执行人280人次,已全部收到反馈信息。在阿里巴巴集团的协助下,先后冻结50余名被执行人支付宝账户,共计80余万元,并根据提供的收货地址,查找到280余名被执行人,拘传80名,拘留55人,执结案件150余件,执结案款33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