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肥多多受邀走访安哥拉驻华大使馆,开启非洲跨境布局新篇章!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财经 > » 正文

山东郯城县杨集镇:“田保姆”让农民种地更轻松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山东法制传媒网:“大国小农”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情,“人均一亩三分地,户均不过十亩田”的小农生产模式,仍是农业发展需要长期面对的基本现实,小农户仍是农业生产的基本力量。为解决乡亲们的种田难题,郯城县杨集镇探索“托管服务主体+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合作模式,成立郯城县田保姆植保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从育秧、插秧,农资供应、种子销售,到谷物烘干、粮食收储销售等覆盖水稻、小麦生产全过程的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努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
 
  目前,合作社占地面积15余亩,注册资金1200万元,利用自身资金、技术、人员等优势,加快向专业化、规范化和效益化方向发展,为一个或多个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和小散农户提供水稻、小麦种植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或单环节托管服务,破解了农村劳动力短缺的瓶颈,使小规模和散户面临的“打药难、育秧难、晒粮难、抗风险能力弱”等不再难。
 
  优化服务模式,提供全程综合服务。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合作社积极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建立了严格的生产管理制度和产品质量追溯体系。通过统一供种、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方式,将植保服务覆盖“耕、种、管、收”整个农业生产的全链条,统一提供深耕、深松等农业和农机化技术,提高了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确保了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实现了农业生产节本增效。建设了占地24亩的秸秆收储加工中心,年回收秸秆2万余亩、消化2万余吨,主要用于牲畜饲料、发电等,通过秸秆深加工,每吨利润可以从200元提高到600元、增幅200%,实现了秸秆高附加值综合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方便了耕种、增加了收入,一举多得。
 
  科技赋能,农业发展高效。合作社配备专业人员和专业设备赋能小麦水稻的播种、收割、施肥。全方位推进机械化、现代化、智能化,提升田间管理的精细化水平,节约人工成本,让农业生产更方便、高效、安全。比如以前夏天给水稻施肥,人工1小时只能施肥1亩地,腰酸背痛不说,效率还低。通过专业队伍采用全机械化施肥,一台无人机一天可施肥200亩到300亩。进一步实现人机分离、人药分离,规避农药对人体的毒害。合作社的业务体量涉及21个自然村,受益群众10000余人,通过科技赋能,群众合计年收益1362.4万元,村集体合计年收益101.7万元,各村平均提高收入近5万元。
 
  创新经营模式,拓展增收渠道。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合作社不断创新经营模式和拓展业务领域。随着合作社服务能力的提高和仓储、托管、农产品加工中心相继建成,服务产业链得到延伸,实现了产前农资采购,产中农机化作业,产后农产品仓储、秸秆还田、残膜回收、稻米加工的全产业链服务。引进“苏秀867”“苏秀852”“鲁源501”“济麦22”等新品种、新技术,提高产品质量,这些举措不仅提高了合作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为社员带来了更多的收益和就业机会。(李井水、许兰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