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张秋秋)近年来,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市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剑南街道“公园壹号”小区为试点,坚持“1441”治理路径,突出“四心固本”抓手,推进党的组织体系和治理体系深度融合、互融互促,推动治理重心和服务触角向小区延伸,实现小区治理“四个转变”,提升城市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城市先锋行)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健全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各方面建设的体制机制,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小区作为城市基层治理的最小单元,是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必须坚持以党建为核心,将党建力量集聚在群众“家门口”,方能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建强核心,将红色堡垒建在“家门口”。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居民差异化需求日渐增多,物业服务问题与日俱增,要从根本上破解这些难题,靠什么?靠党建引领,没有党建把舵,整个小区就没有战斗力,就是一盘散沙。因此,小区治理必须拥有“主心骨”,一方面要建立小区党支部、物业党支部、业委会党支部,打造“红色物业”“红色驿站”,将“红色堡垒”建在小区居民的“家门口”,实现党组织延伸覆盖;另一方面要选优配强党组织领导班子,努力让小区党组织作用有效发挥,实现小区治理夯基固本。
聚焦需求,将暖心服务送到“家门口”。小区治理就是为民服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将为民服务的宗旨贯穿治理全过程。知屋漏者在檐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做优做实小区服务,就应该“开门纳谏”,要勤走访,勤调研,主动倾听居民心声,深入了解居民难点、痛点、赌点问题,真正做到“问需于民”。做优做实小区服务,还需要坚持以居民需求为导向,聚焦群众差异化需求,制定居民“服务菜单”,将暖心服务送到“家门口”,实现服务精细化。
迈向自治,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家门口”。自治是基层社会运行的重要方式和依托,是基层社会充满活力的重要源头。同样,小区治理也需要“自治”,要通过打造“有事来协商”平台,召开坝坝会、听证会等方式,增强居民自治意识与自治能力,引导居民积极支持、配合、参与小区治理。同时,打造“自治队伍”,参与邻里纠纷化解、小区公共事务管理,营造小区矛盾纠纷不上交、就地化解的良好局面,实现小区居民从“被动管理”到“主动治理”的转变。
多元共治,将治理力量汇聚“家门口”。要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小区治理新格局,不仅是党组织的“独角戏”,也是多方力量的“大合唱”。一方面,要鼓励党员“亮身份”,通过担任楼栋长、小区治理领航员等,让党员“站出来”,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领航”小区治理。其次,通过发布倡议书、“英雄召集令”等方式,挖掘小区文艺团队、骨干能人,让居民群众“动起来”,主动参与小区治理;另一方面,整合“社区+驻辖区单位+公益组织+社会组织”多方力量,让辖区资源“融进来”,将治理力量汇聚在“家门口”,实现小区治理主体由单一走向多元共治。
小区治理是基层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着居民的切身利益,影响着居民的幸福指数,坚持打造“家门口”党建,将管理、人员、资源、服务等下沉小区,必将激活城市治理最小单元,推动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更上一层楼。(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市人民政府剑南街道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