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张万军)党建强则发展强,党建兴则事业兴。近年来,内蒙古扎兰屯市蘑菇气镇党委注重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将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有机融合,运用“党建+”模式,打造“助力乡村振兴,争当服务先锋”党建特色品牌,以新思路、新机制、新举措推进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构建责任体系,夯实党建阵地,促党建“有形”
蘑菇气镇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提升政治站位,突出政治引领,筑牢思想根基,配齐配强支部班子、党务人员,切实履行书记抓党建第一责任人责任,聚基层党建合力,压实主体责任,完善工作格局,明晰各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工作任务职责,实行党建责任清单制度,将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到检查考核和责任追究中,推动责任层层传递、压力层层传导、任务层层落实。加强阵地建设,建成了镇村两级共20个党群服务中心,营造深厚的党建“红色”氛围,凝聚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合力,围绕实现乡村振兴这个目标,狠抓基层党建各项工作落实,全面形成抓基层党建促乡村振兴的良好氛围,实现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
创新党建载体,焕发党建活力,促党建“有魂”
蘑菇气镇党委以增强党性观念、提高能力素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抓手,延伸特色党建品牌内涵,深入实施村居党组织书记素质提升工程,利用“三会一课”、远程教育、网络教育、多媒体课件、微党课、微视频、微信公众平台等形式,开展党员教育培训,不断拓展活动载体。把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推广、文明村镇创建、脱贫攻坚、环境整治、志愿服务、节约型机关创建等融入主题党日活动,注重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经常性的教育培训,提高党员干部政治素养和履职能力,着力打造一支“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和实用人才,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支撑。同时开展“党内关怀”,走访慰问老党员老干部,党组织凝聚力、向心力进一步突显。在全镇推行“设岗定责+服务承诺+积分管理+评议定级”的党员积分管理模式,坚持“正向激励”和“反向激励”相结合、“日常评价”和“年终考核”相结合,使“职责明晰、监督经常、管理精细、公开透明”的党员管理格局逐步形成,造就一大批党员志愿者、党员致富能手、党员诚信经营商户等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
聚焦党建引领,运用“党建+”模式,促党建“有为”
“党建+项目推进”促进乡村振兴。结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改水改厕、打造示范村镇和特色产业带等一系列重点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把推进重点项目作为促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推进农村垃圾治理长效管护机制,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督查整治,爱国、兴隆沟、中宁、惠凤川、宫家街获自治区卫生村,先后创建美丽乡村示范点2个、自治区卫生村13个、自治区健康村3个,镇区环境质量有效改善,区域竞争力有效提升。通过党建引领,万晟牧业、忠海蛋鸡、晟韬科技等龙头企业稳步发展,电商产业积极推进,万寿菊、秸秆颗粒加工等“三产融合”模式不断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有效带动群众致富增收。
“党建+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始终坚持把基层组织建设同扶贫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核心领导作用,选派机关优秀干部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全镇机关干部分组包村包户,分析致贫原因,理清脱贫思路,实现脱贫目标,带领帮扶村建强支部班子,焕发基层党支部活力,走访掌握村里情况,帮助村民贫困户解决困难,逢年过节走访慰问村里的老党员,在村内环境整治、致富产业谋划等方面作出积极贡献。全镇2351户7265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清零,11个重点贫困村顺利摘帽,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
“党建+集体经济”推动乡村振兴。全面实施村集体经济“破零”工程,针对集体经济“空白村”“薄弱村”,从班子建设、人才引进、项目推进、经营管理等方面提供“一对一”指导,积极引导各村谋划储备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加快培育壮大特色主导产业,19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超过5万元。储备农村实用人才3名,专业技术人才23名,指导农村发展。推动党员带头领办创办合作社,党组织领办合作社11家,党员致富能手59人,结对帮带群众62人,实现集体增收和群众致富的“双赢”,形成各具特色、竞相发展的集体经济新局面,助力推动乡村振兴。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蘑菇气镇特色党建品牌创建活动,找准了基层党组织服务基层群众、助力乡村振兴、凝聚干部职工的着力点,支部的思想引领力、组织战斗力、群众向心力、品牌影响力得到明显提升,形成了“抓党建促发展,以发展强党建”的生动局面。(内蒙古扎兰屯市蘑菇气镇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