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山东日照市人大常委会召开党组扩大会议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党建 > » 正文

吉林铁路运输法院以高质量党建工作助推法院高质量发展纪实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擎旗奋进迈向新征程
  --吉林铁路运输法院以高质量党建工作助推法院高质量发展纪实
 
  山东法制传媒网吉林:(尚立福)结案率达99.76%,结案平均用时仅23.9天,全院受理各类案件是改革前的10倍……自2019年4月扩大案件管辖以来,吉林铁路运输法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串串喜人的数字背后,凝聚着该院全体法官干警多年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信念,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干劲,攻坚克难、务实创新的担当。
 
  吉林大地上,一支充满精气神、富有战斗力的法院队伍在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路上奋勇前行。
 
  发挥党建引领  把握正确方向  进一步提升政治站位
 
  近年来,吉林铁路运输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长春铁路运输中级法院的坚强领导和监督指导下,按照突出“六个强化”,实施“六大工程”,实现“六个提升”的总体思路,坚决走“党建与院建并轨同行”的发展新路,全力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有效促进法院各项工作深入开展,不断向一流法院的目标奋勇迈进。
 
  如今,走进吉林铁路运输法院,干净整洁的行政争议化解中心,精心设置的党员初心墙、文化长廊,高效投入的办公氛围,处处展露着生机与活力。
 
  眼前的这番景象,很难让人联想到昔日铁路法院办公环境差、受理案件少、干警人心涣散的状态。
 
  “通过管辖改革,吉林铁路运输法院焕然一新,干部队伍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一改过去队伍精气神不足的弊病,老同志有了舞台,年轻同志有了未来,都对工作充满了热情,研究工作、推动工作的氛围日渐浓厚。”长春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李琳平说,她亲眼见证了吉铁法院的华丽蜕变,从过去的边缘化,到现在俨然成为铁路法院系统的“排头兵”。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找准党建工作与审判执行工作的结合点、切入点、着力点,把党建工作融入法院各项工作,确保每一起案件都取得好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改革之初,吉林铁路运输法院院长张建国便明确了该院的发展思路。他认为,党建工作与审判执行、与政务管理不可分离,齐头并进、有机融合、互相促进,才是正道。
 
  该院在探索中开辟出“党建与院建并轨而行”的发展思路,把党建思想和审判思维同步深化、党建理论和业务知识同步学习、党支部和业务团队同步设置、党建任务和审判执行同步部署、党建制度和业务规程同步完善、党建绩效和审执质效同步考核,形成“六同步”工作法。
 
  牢牢把握人民法院首先是政治机关的本质属性,吉林铁路运输法院把“政治建院”作为首要任务,把讲政治贯穿法院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确保法院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行进。深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始终保持反腐高压态势,驰而不息纠正“四风”,全力打造“制度+教育+排查+监管”四个阵地,做到从严教育、从严监督、从严查处,树立起公正廉洁的良好形象,确保实现“廉洁拐点”。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激励与约束相结合,更好让制度发挥作用,着力打造高素质队伍,为各项工作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吉铁法院领导干部积极发挥头雁效应,冲在前、干在先,以身作则,敢为人先。充分发挥院党组成员和中层干部作用,带领全院上下一条心,构建齐心聚力谋发展的崭新局面。”长年与铁路法院打交道的吉林铁路运输检察院副检察长王凯说,吉铁法院这支队伍始终拼博进取、争创一流,切实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司法的温度。
 
  实施创新工程 打造过硬团队  进一步提升司法公信力
 
  “之前我跑了多个部门、耗时一年半都没有解决的问题,来到吉林铁路运输法院行政争议化解中心后,不到10天就收到了满意的答复。”吉林市民高先生对记者说,原本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没想到法官热情接待、忙前忙后,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
 
  这仅仅是该院行政争议化解中心工作的缩影。扩大管辖以来,吉铁法院大力推崇创新精神,充分发挥广大干警的创造力,积极深化改革、鼓励创新,为各项工作开展注入强大动力。
 
  2019年7月,该院率先成立行政争议化解中心。这是促进行政争议源头化解、多元化解、实质化解的一次全新探索,有力促进了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我院充分发挥行政争议化解中心行政调解的职能作用、司法调解的主导作用,以及调解工作对依法裁判的补充作用,最大限度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初始阶段。”张建国说。该项工作得到最高院和省法院相关领导的高度肯定。一年多来,通过化解中心成功化解的行政案件占全部行政案件的30%左右。
 
  在法院工作中,送达往往是困扰基层办案法官的一个老大难问题,也是造成办案周期过长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为规范诉前调解和送达行为,及时化解矛盾纠纷,方便广大群众办事,吉铁法院在立案庭下设诉前调解—集中送达组,集约化开展诉前调解和集中外勤送达工作,让审判人员专心办案,实现人力资源集约化,目前已成功直接送达47次,送达率达100%。
 
  “我们在送达的同时进行诉前调解工作,为当事人释法明理,并为他们提供专业法律建议,在为人民群众贴心服务之余,也提高了法院的办案效率。”吉林铁路运输法院立案庭副庭长刘冬蕊说。
 
  此外,按照审判专业化、管理扁平化的要求,结合内设机构改革,吉林铁路运输法院采用“1+1+1”模式设置5个专业化审判执行团队,将院领导编入相应审判团队,促进了审判资源从分散配置向集中配置的转变。新的审判团队运行后,实行“随机分案+动态调整”的分案模式,打破了原有庭室建制,改变了原有庭室间案件量、工作量不平衡的问题,实现司法资源和审判力量的优化配置,切实提升审判执行质效。
 
  记者在走访该院时发现,这个“小而精”的司法团队普遍年轻化,爱创新,点子足。据介绍,全院在编干警平均年龄37岁,三分之一以上具备硕士学历。院党组因势利导,推波助澜,将干警学习方向引导到队伍建设上来,营造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在这些年轻人身上,我能够看出‘情怀’二字,闪耀着点点星光,照亮他们的快速成长之路。”张建国说。
 
  强化深度融合 提升审判质效 进一步助推高质量发展
 
  扩大管辖以来,吉林铁路运输法院强化深度融合,实施使命工程,进一步提升审判质效,通过全体干警共同努力,服判息诉率、申请再审率、再审改判率等指标均居于全省前列。
 
  优化营商环境。结合“法企共筑”品牌,为企业提供贴心服务,受理吉林站、中铁九局、铁凇集团等铁路企业法律咨询60余次,解答劳动争议、侵权责任、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等40余个法律问题。“吉铁法院为我们铁路企业定制专属法律‘服务包’,提供“点对点”精准服务,开展企业风险防范讲座等。同时,针对企业合同制定、程序履行、人员聘用等风险防控,提出切实可行建议,提高了企业的风险防范意识。”提起吉林铁路运输法院,沈阳铁路局吉林车务段段长王志鹏赞不绝口。
 
  强化府院联动。该院深入落实建立府院联动机制意见,健全完善行政争议协调化解中心“一个中心”和行政争议诉前化解机制、重大案件协调化解机制、司法建议通报反馈机制、司法审查定期通报机制、裁执分离工作机制、旁听庭审评议机制、府院联合调研机制等“七个机制”建设,制定《吉林铁路运输法院府院联动机制工作规则》,建立双重府院联席会议制度,召开府院联动座谈会,与10家市直行政机关共同签署“联动机制备忘录”,以审判白皮书、司法建议等方式强化对纠纷的预测、预警和预防。今年以来,该院主动出击化解各类行政争议63件,成功调解行政案件3件;发出司法建议书11篇,促使行政机关完善执法工作,为群众有效化解难题。
 
  强化环境保护。自环境污染案件由铁路法院专属管辖以来,吉铁法院以维护社会和谐、助力美丽吉林建设为目标,妥善处理好环境污染类纠纷案件,为保护吉林生态环境作出积极贡献。在永吉县兴隆村21户农民诉铁路企业水污染侵权纠纷案件中,经法院多方协调,最终达成调解协议,村民们不到2个月就拿到了赔偿款。
 
  擎旗奋进正当时,凝心聚力再出发。今后,吉林铁路运输法院将不断创新突破,完善符合时代要求、契合区域特点、体现铁路法院工作特色的党建工作模式,推动各项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为实现吉林法院高质量发展、为落实长铁中院“三步走”工作部署,奉献吉铁智慧、贡献吉铁力量。(吉林铁路运输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