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茶咯!”3月29日,福鼎佳阳天湖山上嘹亮的喊山开茶,此起彼伏回荡山间。前岐马灯、沙埕火鼎公火鼎婆、磻溪畲族歌舞等民俗表演,传递着开茶丰收的喜悦。
上午10时,第十一届福鼎白茶开茶节在线上拉开序幕,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融媒体资讯中心以开茶节相关活动为主线,结合新闻短片和直播连线节目对开茶节进行全媒体直播,营造疫情防控背景下线上开茶节的浓烈氛围。
本届开茶节线上直播以“‘三茶’统筹共同富裕,福鼎白茶喜迎二十大”为主题,以“同心抗疫、茶兴百业”为目标,以“福山福海就是舞台”为创作基准,以茶山现场为“天地舞台”主背景,用主持人现场串场的形式,把各项活动及预拍节目串联成完整时间线、情节线,呈现给广大电视观众与网友。
白牡丹是本届开茶节的庆典茶,歌手周冰倩一曲《白牡丹》,让听众回味无穷。直播现场,福鼎市政府通过红十字会,向泉州抗疫一线医务人员捐赠1000份福鼎白茶白牡丹,感谢他们为抗疫的付出。
本届开茶节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茶叶学会、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福鼎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由福鼎市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承办,由太姥山旅游管委会、福鼎市茶产业发展中心、福鼎市文体和旅游局、福鼎市茶业协会、福鼎市茶文化研究会、福鼎市餐饮烹饪与服务行业协会、各重点产茶乡镇政府,以及品品香、天湖、六妙、鼎白、广福、广林福、董德、大沁、万氏留香、长品、誉达、顺茗道、瑞达、裕荣香、白天鹅、奇古枝、华香、莲峰、康来颜、芳茗、永香、四季盛、大湾头、阿甘、品茗香、东南白茶、汉仪楼、三山源、恒春源、嘉木福等茶企共同协办。
福鼎市领导表示:在疫情防控背景下举办线上开茶节,通过线上直播和视频连线茶企、茶农活动,进一步传导福鼎白茶绿色发展理念,强化品牌意识,优化营销流通环境,从而推动福鼎茶产业稳步发展,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据悉,2021年全市茶园可采摘面积约30万亩,实现茶叶总产量3.4万吨,其中白茶产量2.65万吨。全市茶产业综合总产值137.26亿元,比增14.8%。全市茶企纳税达1.29亿元,比增148%,品品香、六妙、天湖、太姥山名茶、绿雪芽、鼎白、广福、广林福、泰美、董德、大沁、金鼎、万氏留香、长品等14家茶企纳税100万元以上,其中品品香纳税超3600万元,天湖三家公司合计纳税超3100万元,六妙纳税超2600万元。截至目前,全市共有571家茶叶生产加工企业取得SC认证,364家茶叶企业获得福鼎白茶证明商标使用授权,国家、省、市、县级茶业龙头企业167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51家、宁德市级35家、福鼎市级78家。福鼎茶产业提供就业岗位10万余个,有效带动38万涉茶人员增收致富,全市茶农人均收入从2007年的几百元增长到1.5万元,为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作出重要贡献。 2021年,福鼎白茶以52.15亿元的品牌价值,荣获“2021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十强”第五,连续12年名列品牌十强前列,福鼎白茶的崛起是我国茶叶品牌建设成功的案例。
福鼎市坚持把质量安全作为茶产业发展的“生命线”,全面推进基地化生态茶园建设,持续推行茶园不使用化学农药全覆盖,按照“公司+自控基地”、“龙头企业+企业联合体+联农带农基地”“村党支部领建+村企茶农协作+统防统治基地”等模式,指导和支持村党支部领建合作社整村推进茶园绿色防控统防统治,引导茶企、合作社、茶农推行无公害茶园管理模式。目前,全市多种模式基地化茶园面积达20多万亩,约占全市茶园总面积的70%以上,全市78家茶企的茶园获得有机认证,有机茶园面积达到35300亩,有机茶认证企业和认证面积走在全省前列。
福鼎市始终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实施智慧茶园工程,全面推进信息化溯源体系,建立全市茶园茶企大数据库,建立完善防伪溯溯源管理系统,制作发放茶农茶园信息卡、茶青经纪人和茶企信息卡,开展福鼎白茶全程数字化溯源系统管理测试工作和三级等保安全评估工作,扎实做好信息化大数据溯源系统搭建工作。自2021年3月10日起,全市茶青采摘、交易及茶叶生产、销售过程全面纳入福鼎白茶大数据溯源平台系统。截至目前,大数据溯源系统中共有企业2331家,经纪人6539个,茶农72117户,茶农累计凭卡出售茶青3259.6万公斤,总金额16.57亿元。
近年来,福鼎市着力打造茶文化品牌,创新构建“1+N”的宣传营销模式,大力推进品牌化经营,常态化开展制茶大师赛、技能赛、斗茶赛,打造福鼎白茶冠名的精品文体赛事等各类茶事活动,推行“双品牌”互动互促和线上+线下融合营销模式,引导茶企对接阿里巴巴、京东、抖音等网络平台,鼓励支持茶企建立网红孵化中心,并免费提供网店运营、网络直播等方面技能培训,通过直播带货、短视频宣传等形式吸引客户流量,形成了线上线下整体营销的新格局。目前,福鼎市已有50多家茶企入驻各类电商平台。
坚持把茶产业作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整合资源、集成政策、统筹力量,集中打好改革“组合拳”,坚持每年投入一千多万元专项扶持资金,持续放大政策叠加效应,创新推出“茶叶贷”“白茶信用贷”等金融服务,点对点、“一站式”帮扶茶农茶村茶企发展,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 (林朝曦)来源:产新网